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月輪觀?月輪觀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月輪觀”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月輪觀”的解釋

  觀自心如月輪之觀法。又作淨菩提心觀。即阿字觀。據菩提心論載,滿月爲圓明之體,與菩提心相類似,故喻自心形如月輪。修行者于內心中觀白月輪,作此觀能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之光遍于虛空,而無所分別。初心行者若無法于心中作觀,可繪直徑一肘之月輪,中有八葉白蓮華(或于蓮華上繪月),其上書一金色之豙(阿)字,行者面對圖軸,結跏趺坐,雙手結印,觀想自心亦如月輪。此觀法乃密教各種觀法中之基礎觀法,觀諸佛、觀字輪等,皆須先觀想月輪。[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中、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卷上、心地觀經卷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月輪觀”的解釋

  (術語)胎藏界爲開自心八葉之佛身,以幹栗馱耶即肉團心之八分,觀爲八葉之蓮華。金剛界一以滿月圓明之體與菩提心相類故,一爲開自心之十六菩薩,亦以肉團心觀爲十六分之月輪。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並之際,月光爲日光所奪,全行隱去,若于日月一分相過之後。月光必少現。以此小分合于其後月十五分之明,成爲十六分。此十六分即表金剛界十六大菩薩般若經所說之十六空也。故菩提心論曰:“何故以月輪爲喻?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剛薩埵至金剛拳有十六大菩薩。(中略)摩诃般若經中,內空至無性自性空亦有十六義,一切有情于心質中有一分淨性,衆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回六趣亦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當合宿際,但爲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守護國界經九曰:“善男子谛聽!當爲汝說。汝今宜應當于鼻端想月輪,于月輪中作唵字觀。(中略)唵字即是毗盧遮那之真身也。”法華軌曰:“如秋月光明澄靜仰在心中。”無量壽軌曰:“猶如淨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羅尼頌曰:“右旋布心月(布五字),如以水精珠存于明鏡上。”秘藏記本曰:“念誦分限了,即結定印,觀五字。是月輪觀,又實相觀,謂阿卑羅吽欠。先月輪安心上,輪上布五字。(中略)唯一向觀月輪周遍,良久以後,月輪周遍法界。俄須忘身與月輪,專住無分別智,然後爲利衆生,住大悲門出觀,卷縮月輪,收斂自心。”辨惑指南一曰:“言觀字,則先于我身心中觀徑一肘量圓明之月輪,于其中觀八葉白色之開敷蓮花,于其蓮臺中觀念有金色之&DF-8740;字(若于蓮華上觀月輪,則于其中觀阿字),如斯念念相續,而不交余念,則妄想日退,無明漸盡,本覺心佛自然而顯。”心地觀經八曰:“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于胸臆上明朗而住。(中略)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鋼縛印,冥目觀察胸中明月,作是思惟: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淨明,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證道歌曰:“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月輪觀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