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震旦?震旦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震旦”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震旦”的解釋

  梵名Ci^na  -stha^na  ,巴利名Ci^na  ,或  Ci^na-rat!t!ha。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指難、脂難。或稱摩诃震旦(梵Ma=ha^  -ci^na-stha^na  )。又略稱支那(梵Ci^na  ),或至那、致那、指那、止那、脂那。又作摩诃支那(梵Ma=ha^-ci^na)、摩诃至那、摩賀振那、大支那、大振那,或支那泥舍(梵Ci^na  -des/a  )。ci^na,意譯爲思惟;stha^na,意譯爲住處。即對于印度等國而言,指中國本部及與中國相鄰接之部分地方。大唐西域記卷五(大五一·八九四下):“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余裏,印度所謂摩诃至那國是也。””

  古代西方亞細亞及希臘、羅馬等諸國所流傳對我國之稱呼有二,即:(一)Serice(支那之地),或  Seres(支那人)。(二)Sin,  Thin(支那之地),或  Sinai,  Thinai(支那人)。其中,第一項系由  serikon  或  seric=um  (缯絹之義)轉變來之名稱,因古代我國向西方諸國輸出缯絹之故。“支那”即文物國之意,亦即贊美此方爲衣冠文物之地,由此可知自古我國即有缯絹國之稱。關于第二項有諸說,然通說則爲自我國秩?  Ch”in  之國名而來者。Ci^na  之名又見于摩诃婆羅多(梵Maha^bha^rata  )、摩奴(梵Manu  )法典、羅摩耶那(梵Ra^=ma^yan!a  )、考提拉實利論(梵Kau=t!iliya  Arthas/a^stra  )、普魯哈特薩瑪希塔(梵Br!hat  -sam!hita^  )等古籍,然並無確證可證明此名即中國。

  除上記外,震旦、支那等名稱散見于佛典中甚多,翻譯名義集卷叁(大五四·一○九八中):“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雲震旦。華嚴音義翻爲漢地。樓炭經雲:“礩河以東,名爲震旦。以日初出,耀于東隅,故得名也。””阿毗昙毗婆沙論卷叁十六、卷五十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卷一○一及雜阿毗昙心論卷二等,均謂遠隔之地,稱爲振旦、真丹或至那。普曜經卷叁現書品、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及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等,亦舉六十四書之一的秦書爲支那書(梵Ci^na  -lipi  )或脂那國書。大寶積經卷十及阿毗昙毗婆沙論卷四十、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謂,如來隨聽法人之別,以吳蜀秦地或真丹之語而說法。十二遊經載,東方有晉天子,其國人民熾盛。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載,真旦國土有菩薩住處,名那羅延山,過去諸佛常于中住。德護長者經卷下載,當來世末法時,于閻浮提大隋國內,出大行王,信于佛法,供養佛缽,佛缽當至沙勒國。彰所知論卷上載,贍部洲西北方有王,名割尼屍割,叁結集時,于震旦國等興隆佛法。以上所舉,皆諸經中所舉震旦名稱之例。

  又震旦等稱呼始傳于我國之年代雖不詳,而在釋迦方志卷上“中邊篇”引後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入竺之秦州刺史成光子之言(大五一·九四九上):“成光子雲:“中天竺國東至振旦國五萬八千裏。””其夾注雲“振旦即神州之號也,彼人目之。”據此,則自後漢,震旦一稱即已爲彼國人所知。慧苑音義卷下載,震旦一詞,翻爲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之故,即指漢國。而華嚴經疏卷四十七、新華嚴經論卷叁十、希麟音義卷二等亦作是說。此思惟之義恐爲由梵語cinta  和  ci^na  之音類似而起之解釋。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慧輪傳之夾注謂,支那即廣州,莫诃支那即指京師。此外,西藏稱我國爲  Rgya  或  Rgya-nags。rgya  是廣大之義,nags  爲黑之義,意即著黑衣住民之廣大國土。[釋迦方志卷下遊履篇、華嚴探玄記卷十五、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卷十之二、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上、希麟音義卷十、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上、悉昙要訣卷四、H.  Yule,  H.  Cordier: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F.F.  von  Richthofen:  Chin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震旦”的解釋

  (地名)Cina,又作振旦,真丹,神丹。翻譯名義集曰:“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雲震旦。”近人或雲:震即秦,乃一聲之轉。旦,若所謂斯坦,于義爲地。蓋言秦地耳。參照支那條。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震旦”的解釋

  或曰真丹,或雲旃丹。琳法師雲: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雲震旦。華嚴音義翻爲漢地,此不善華言。樓炭經雲:蔥河以東,名爲震旦。以日初出,耀于東隅,故得名也。 - 宋·普潤法雲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震旦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