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質直而無谄曲之心。乃一切萬行之根本。諸經論廣用此語,各處用例所诠指之旨趣雖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無虛假”之意,而隨各處經文大旨廣申弘義。如維摩經中所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菩薩淨土”,即指其不虛假;另如大乘起信論,以直心爲十信成就菩薩所發叁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視之爲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含意相同;六十華嚴卷二十叁以之爲清淨純一、專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壇經以之爲自性顯露之心;日本淨土真宗則視之爲“他力之信心”,即對彌陀本願救度力的真實信賴、毫無猶豫疑滯之心。[維摩經卷上佛國品、華嚴經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參閱“叁心”532)
(術語)正直而無谄曲之心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直心是菩薩淨土。”同菩薩品曰:“直心是道場。”楞嚴經一曰:“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注維摩一“肇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谄,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于誠實。”
正直而無谄曲的心。 - 陳義孝編
1.正直之心。2.自然直接之心,不作其他意想,如「直心受請,不解其意」、「直心流露」。3.專注之心,如「直心于一所緣」。4.真誠之心,如「直心發露(忏悔)」。5.深切之心,同「深心力」。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