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至誠之心、至極之心。無量壽經卷上有“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至心回向,欲生我國”等句,其中之“至心”即是專心、一心之意。善導之往生禮贊(大四七·四叁九下):“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又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分至心爲二:(一)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二)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此第二至心又分爲一心、勇猛心、深心等叁種。
(二)叁信之一。爲日本淨土真宗之教義。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中所誓願之至心、信樂、欲生等叁心稱爲叁信,其中之“至心”,淨土宗認爲,從心底誠心信仰阿彌陀佛即稱至心;淨土真宗則以爲,信仰阿彌陀佛之信心,實際仍爲阿彌陀佛所給予,此即彌陀之至心所致。(參閱“叁信”578)
2538
(術語)至誠之心也,又至極之心也,心源徹到也。晉書王嘉傳曰:“候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按,道經雲至心朝禮,本此。無量壽經上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金光明經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同文句記曰:“至猶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