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固著于事物而不離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實知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複名摩诃薩。”菩提心論曰:“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行事鈔下四曰:“大德順佛聖教依教而修,內破我倒,外遣執著。”
堅持或固執的意思。 - 陳義孝編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並固執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經》卷七一:“能如實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複名摩诃薩。”又如《菩提心論》:“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衆生虛妄的“執著”是很多的,主要是“我執”和“法執”。簡單地說:“我執”就是固執常一不變的主宰之“我”,從而産生種種“我見”。“法執”就是固執外境實有,從而産生虛妄分別的“法見”。後亦以“執著”謂固執而不知變通。如《水浒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執著,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今又以“執著”指堅定不移。如:他執著地追求藝術的創新。(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雲:于現在世所有六處,有耽染故;名執著。
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八頁雲:于自父母等諸財寶,不正受用;名爲執著。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