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自殺?自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自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自殺”的解釋

  (一)即自己動手殺害任何有情之生命。佛陀一本“慈愛與樂,悲愍拔苦”之精神而製定殺戒,嚴禁傷害任何有情衆生,若犯此戒,屬波羅夷罪。有關殺生,據四分律卷二載,有自殺、教人殺、遣使殺等二十種。其中,“自殺”即指自己動手殺害有情生命。[梵網經卷下](參閱“殺生戒”4656)

  (二)即自己殺死自己。五戒之首乃“不殺生”之戒,含有禁止自殺之意。佛陀弟子中,偶有自殺或計劃自殺者。如比丘尼獅子曆七年修行,仍未能治其貪欲心,愧憤自身愚癡,遂萌自殺之意。然于森林投缳之際,頓然開悟。比丘薩婆得薩(巴Sappa  da^sa  )曆二十五年修行,仍未得平安,遂決意自殺,于抽拔剃刀時,頓然開悟。比丘跋伽利亦曾立意自盡,欲躍下山崖,以了生命。然于邁足將縱之際,突然開悟。惟後罹重病,瀕死之時嘗自言:由于此病,遂不能會見佛陀,內心甚苦。佛陀聞言,乃道:能見人生真實之相者,即可常見及我。跋伽利遂即執刀自殺,了盡殘病之身。另據雜阿含經卷叁十九載,比丘瞿低迦曾六度開悟,六度退轉。于第七度開悟後,因恐第七度退轉,遂行自殺。瞿低迦于第七度開悟後,已入超越生死之境,心中不再殘留任何妄念,佛陀遂聽任其自殺。然此類自殺不能視爲一般之自殺行爲。

  佛陀認爲(大二·叁四八上):“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

  至大乘佛教,逐漸闡揚尊重生命之教理。大智度論謂,無論如何勤修福德,若未遵守不殺之戒,亦將失其意義。梵網經亦謂,凡生者皆爲我父、我母,故殺生即殺父、殺母。准此而言,自殺亦無異殺父、殺母。然于我國、日本,仍有若幹欲求往生淨土而自殺之事例。

  一般而言,佛教雖視人生爲苦、空、無常,然反對任何戕害生命之作法,而主張佛教徒應于有生之年,盡量求其善終以克取往生淨土之道。[雜阿含經卷四十七、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一、俱舍論卷五]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自殺”的解釋

  (雜語)善見律十一謂有一比丘淫欲亂心日夜欲製其心而不能製,自念言我持戒具足,何以舍戒還俗,我甯可取死。是故上耆阇崛山頂投岩取死。佛告諸比丘莫自殺身,殺身者乃至不食亦得突吉羅罪。若比丘病極,若見衆僧及看病比丘料理辛苦,自念言:此等正爲我故,辛苦乃爾,自觀壽命不得久活,而不食不服藥,又有比丘自念我病極告,我壽命亦盡,我道迹如在手掌。若見如此,不食死,無罪。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自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