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指由修道之體驗或對教法之理解,而將心安住于一處,以達到安定不動之境界。總安心,即指于佛教全體之安心法門;別安心,則指特異或各別之安心法門。(一)于天臺宗所說“十乘觀法”中之“善巧安心止觀”,謂不區別修行者之種類差別,而一概以止、觀之法,令安住于法界谛理之中,稱爲總安心;然若由于修行者根機有所差異,雖欲以止、觀之法令安住之,反令彼等愈增散亂,此時宜因應其各自不同之根機,或爲之解說,或先令思惟,或令修“止”之一邊,或令修“觀”之一邊,各隨其宜,而安立其心,稱爲別安心。[法華經玄義卷八下、摩诃止觀卷五上]
(二)日本淨土宗鎮西派以厭欣心、菩提心爲總安心,而以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爲別安心。[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良忠)、釋淨土二藏義卷十一(聖冏)]
(術語)謂通佛教全體之安心與特異之安心也。如淨土宗以厭欣心,菩提心爲總。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爲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