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于大藏经中所收小乘部经典之统称。原为佛陀所说教法之总称,大乘佛教于西历纪元前后兴起,遂有大乘经典之成立;相对于此,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皆为小乘经典,阿含部遂成小乘经典之异名。关于阿含部之内容,南北传佛教说法各异,北传佛教谓长、中、杂、增一为四阿含,总称阿含部;南传佛教于四阿含之外,称杂部为屈陀迦(巴Khuddaka )阿含,是为五阿含。开元释教录卷十三举出小乘经重单合译一五三部,三九四卷,明藏目录举称小乘阿含部计一三七部。
(术语)属于阿含之部门也。原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为小乘,遂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佛教谓长中杂增一为四阿含,四阿含及属于此者,总称为阿含部。南方所传者,于四阿含之外,称小乘杂部为屈阤迦阿含,是为五阿含。至元录六出一百十一部,三百三十七卷。注曰:“重单合译,阿含部类支派别行,并编于此。”明藏目录举称为小乘阿含部者一百三十七部。又南方所传之巴利圣典,于四阿含经外,现存屈阤迦阿含十五部。
属于阿含的部门。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