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s!t!a^n%ga-samanva^gatopava^sa,巴利语at!t!han%ga- samanna^gata uposatha,或 at!t!han%gika uposatha。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之学处。受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又作长养律仪、近住律仪、八戒、八支斋戒、八分斋戒、八戒斋、八斋戒、八禁、八所应离。“八”指持八种戒,“关”即闭之意,“戒”有防非止恶之作用。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便可关闭恶道之门。八戒中前七支为戒,后一支不非时食为斋,合之称为八关斋戒。此八法,佛陀制定于每月六斋日受持,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以中国农历算,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佛教虽有出家与在家弟子,但佛法以出世解脱为目的,更以出家为上,受持八关斋戒,令在家学佛者熏习长养出世善根,故称长养律仪。又因受此八戒,一日一夜远离家居,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故又称近住律仪。八关斋戒为八种斋戒法,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非时食。又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故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参阅“斋戒”6546)
[出毗婆沙论并杂阿含经]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偷盗。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于非己妻妾。不行淫欲之事也。四不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