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 (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着。(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
(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象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 - 陈义孝编
八十种好名目既多非可具列第下
次三十二相而辩八十种好者。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显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故次相而辩好也。通云好者可爱乐也。以八十种好庄严身。故天人一切之所爱乐。故云好也。即是以慈修身故。有此清净相好之身业也
一无见顶相 二鼻高好孔不现 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 四耳轮辐相埵成 五身坚实如那罗延 六骨际如钩锁 七身一时回如象王 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 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 十膝骨坚著圆好 十一身清洁 十二身柔软 十三身不曲 十四指长纤圆 十五指文藏覆 十六脉深不现 十七踝不现 十八身润泽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二十身满足 二十一容仪备足 二十二容仪满足 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 二十四威振一切 二十五一切乐观 二十六面不长大 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 二十八面具满足 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 三十言音深远 三十一脐深圆好 三十二毛右旋 三十三手足满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三十六手文长 三十七手文不断 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 三十九面广姝好 四十面净满如月 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 四十二毛孔出香气 四十三口出无上香 四十四仪容如师子 四十五进止如象王 四十六行法如鹅王 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 四十八一切声分具足 四十九四牙白利 五十舌色赤 五十一舌薄 五十二毛红色 五十三毛软净 五十四广长眼 五十五孔门相具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 五十七脐不出 五十八腹不现 五十九细腹 六十身不倾动 六十一身持重 六十二其身大 六十三身长 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 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六十七等视众生 六十八不轻众生 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 七十说法不著 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 七十二发音报众声 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 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 七十五观无厌足 七十六发长好 七十七发不乱 七十八发旋好 七十九发色青珠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禅三昧经云胸有德字手足有吉字) - 隋·智顗 撰
法界次第云:
一、无见顶相。 四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
二、鼻高孔不现。 四十二、毛孔出香气。
三、眉如初月绀琉璃色。 四十三、口出无上香。
四、耳轮辐相埵成。 四十四、仪容如师子。
五、身坚实如那罗延。 四十五、进止如象王。
六、骨际如钩锁。 四十六、行法如鹅王。
七、身一时回如象王。 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
八、行时足离地四寸而印文现。 四十八、一切身分具足。
九、爪如赤铜色薄而细泽。 四十九、四牙白利。
十、膝骨坚着圆好。 五十、舌色赤。
十一、身清洁。 五十一、舌薄。
十二、身柔软。 五十二、毛红色。
十三、身不曲。 五十三、毛软净。
十四、指长纤圆。 五十四、广长眼。
十五、指文藏覆。 五十五、孔门相具。
十六、脉深不现。 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色。
十七、踝不现。 五十七、脐不出。
十八、身润泽。 五十八、腹不现。
十九、身自持不逶迤。 五十九、细腹。
二十、身满足。 六十、身不倾动。
二十一、容仪备足。 六十一、身持重。
二十二、容仪满足。 六十二、其身大。
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 六十三、身长。
二十四、威振一切。 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
二十五、一切乐观。 六十五、四边光各一丈长。
二十六、面不长大。 六十六、光照身而行。
二十七、正容貌不挠色。 六十七、等视众生。
二十八、面具满足。 六十八、不轻众生。
二十九、唇如频婆果色。 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
三十、言音深远。 七十、说法不着。
三十一、脐深圆好。 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
三十二、毛右旋。 七十二、发音报众生。
三十三、手满足。 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
三十四、手足如意。 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
三十五、手文明直。 七十五、观无厌足。
三十六、手文长。 七十六、发长好。
三十七、手文不断。 七十七、发不乱。
三十八、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 七十八、发旋好。
三十九、面广姝好。 七十九、发色青珠。
四十、面净如满月。 八十、手足有德相(坐禅三昧经云胸有德
字手足有吉字)。 - 明·杨卓
八十个细微的特征,参看「细」。 - 庄春江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