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病苦?病苦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病苦”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病苦”的解释

  梵语vya^dhi-duh!kha,巴利语vya^dhi-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据五王经所言,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膳美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亦有身病与心病之分,身病则有因水、因风、因热引起之病及杂病四种;心病则有踊跃、恐怖、忧愁、愚痴四种。[增一阿含经卷六、修行本起经卷下、摩诃僧祇律卷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病苦”的解释

  (术语)四苦之一。梵语弭也地,译作病。病有二种:一依先世之恶业而招者,二依今世之风热等而感者。智度论八曰:“病有二种:先世行业报故,得种种病。今世冷热风发故,亦得种种病。”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病苦”的解释

  四苦之一。见四苦条。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病苦”的解释

  瑜伽六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病苦?当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变坏故;二、忧苦增长多住故;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离坏故。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七页云: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癫病、痔病、痢病、淋病、寒病、热病、瘨病、痫病、欧逆、疮肿、癣疥、[病-丙+追]瘿、[病-丙+带]下、漏泄、痃癖、枯消、及余种种依身心起身心疹疾,总名为病。何因缘故说病为苦?有情病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病为苦。复次病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病苦”的解释

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据《五王经所》载,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胀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美饮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参阅“八苦”条。 - 于凌波居士著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病苦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