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称为不共无明。唯识宗更分不共无明为二:(一)恒行不共无明,指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此无明乃一切凡夫无始以来相续不断者,与我见、我爱、我慢三大惑相应,能障碍真义智。(二)独行不共无明,指与第六意识相应,然与贪等本惑不相应而独行之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复依与忿恨等随烦恼,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别,其与随烦恼不俱起者,称为主独行不共无明;反之,与随烦恼俱起者,称为非主独行不共无明。[成唯识论卷五、卷六、俱舍论卷十、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四、百法问答抄卷一](参阅“无明”5094)
(术语)又谓之独头无明。二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又名独头无明,二种无明之一。 - 陈义孝编
集论四卷九页云:不共无明者:谓于谛无智。
二解 成唯识论五卷七页云:有义,此痴名不共者:如不共佛法,唯此识有故。若尔;余识相应烦恼,此识中无,应名不共?依殊胜义,立不共名。非互所无,皆无不共。谓第七识相应无明,无始恒行,障真义智;如是胜用,余识所无,唯此识有;故名不共。既尔;此俱三亦应名不共?无明是主,独得此名。或许余三亦名不共。对余痴故;且说无明。 - 朱芾煌
“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本惑不相应而起的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的无明,称为不共无明。唯识宗更分不共无明为二:一、恒行不共无明,指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此无明乃一切凡夫无始以来相续不断者,与我见、我爱、我慢三大惑相应,能障碍真义智。二、独行不共无明,指与第六意识相应,然与贪等本惑不相应而独行的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复依与忿、恨等随烦恼,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别,其与随烦恼不俱起者,称为主独行不共无明;反之,与随烦恼俱起者,称为非主独行不共无明。《成唯识论》卷五。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