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sama^dhi-bala,巴利语同。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 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为远离欲恶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种静虑。[禅苑清规卷八](捝\“五力”1043)
(术语)五力之一。禅定之力用,能破诸乱想者。无量寿经下曰:“定力禅力。”
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乱想,为五力之一。 - 陈义孝编
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意为注心一境,不散乱。修“定”能产生伏除烦恼妄想之力,故称“定力”。如《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坐禅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后用“定力”指处变不惊、自我控制的意志。如《儿女英雄转》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定力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定力。 - 朱芾煌
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乱想,为五力之一。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