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二戒?二戒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二戒”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依诸条件之不同,戒律可二分为如下十一种。(一)性戒与遮戒。前者戒性罪,后者戒遮罪。以之产生种种异名,称旧戒与新戒、主戒与客戒、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性重戒与离恶戒、性戒与离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正法念经卷五十九、摩诃止观卷四]

  (二)定共戒与道共戒。新译作静虑律仪与无漏律仪(道生律仪)。(一)定共戒,乃三乘圣者发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恶之戒体。(二)道共戒,为三乘圣者发得无漏道,自契废恶修善之律仪。于此,小乘有部与大乘唯识家所解不同。有部主张定共戒乃共色界有漏定,大乘则谓通于无漏、无色界;道共戒为共依无漏道,此二戒皆为随心转。(参阅“戒”2896)

  (三)止持戒与作持戒。指于戒律之止恶、修善二类。(参阅“二持”204)

  (四)善戒与恶戒。又称正戒与邪戒。(一)善戒指随顺世法、佛制,于身、口、意防非止恶。(二)恶戒指如牛戒、狗戒等邪见之戒法。[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华严玄谈卷四]

  (五)世间戒与出世间戒。又称在家戒与出家戒。(一)为五戒、八戒等。(二)为出家者应受持之十戒、六法、具足戒等。[正法念经卷五十九、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末]

  (六)声闻戒与菩萨戒。又作小乘戒与大乘戒、小戒与大戒。(一)声闻戒为小乘圣者受持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诸戒。(二)菩萨戒为大乘菩萨所受持者,如十无尽戒、四十八轻戒等。[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

  (七)作戒与无作戒。又作表戒与无表戒、教戒与无教戒。(一)作戒,依诸种表业而受戒。(二)无作戒,为已受戒而身得戒体。[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

  (八)权戒与实戒。又作粗戒与妙戒。乃天台宗所谈,(一)权戒为权教所说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诸小乘戒,瑜伽、善戒诸大乘戒,皆是三乘共门所持,藏、通二教界内卑浅之粗戒。(二)实戒乃实教所说之戒律,如梵网经中十重、四十八轻戒,独为别、圆二教与界外菩萨受持之妙戒。[法华玄义卷四下]

(九)事戒与理戒。又作随相戒与离相戒。(一)事戒系受持三业、四威仪等事相之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网等大、小乘戒皆是。(二)理戒乃戒不见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观为戒律,如圆顿大戒。[摩诃止观卷四之一]

  (十)威仪戒与从戒戒。(一)威仪戒,虽受戒,唯外现威仪,但为名利,欲受人尊敬。(二)  从戒戒,顺从佛制,清净三业,内外相称,如实受持戒行。[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

  (十一)求戒与舍戒。(一)求戒系为求三有之果报而持戒。(二)舍戒乃舍三有之果报,真实受持戒法者。[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见戒条。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出毗婆沙论]  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晨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出华严经疏]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出涅槃经]  一性重戒谓杀盗淫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二息世讥嫌戒谓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间治生产业。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应为。以止世人之所讥诮嫌疑。是名息世讥嫌戒。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出涅槃经]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巳。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三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 明·一如等 撰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出华严孔目]  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二遮戒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余之律仪。是名遮戒。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二戒”的解释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二戒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