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一)众生真如之心体,本来清净无染碍,称为自性清净。(二)此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故称离垢清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六]
(二)语清净与义清净。(一)乃能诠之言语离过失而清净。(二)为所诠之义理无过失而清净。[成实论卷一]
(三)众生世间清净与器世间清净。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以净土之正报为众生世间清净,净土之依报为器世间清净。二十九种庄严中,佛之八种、菩萨之四种属前者,国土之十七种属后者。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自性清净谓众生谓众生真如心体。性本清净。无所染碍。故名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谓众生自性清净心体。远离一切烦恼垢染。故名离垢净。 - 明·一如等 撰
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性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 陈义孝编
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
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的。
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心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