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tatha^gatajn~a^na-dars/ana。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此系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知”;亦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言“见”。盖所谓“佛之知见”,乃透彻了达诸法实相之真知真见。而如来出世之一大事因缘,即在为众生而“开启”佛之知见,“示导”佛之知见,欲令众生“了悟”佛之知见,并令“证入”佛之知见,还其本来清净面目而不复迷失。
法华文句卷四上次第就开、示、悟、入等四字,特立四位、四智、四门、观心四释等名目而阐明“佛知见”之旨义。其中,就四位而言,若以“开”配于十住位,此位断除一分无明,得少分知见,此即“开”佛知见;准此,则“示”配于十行大白位,“悟”配于十回向小赤位,乃至于“入”配于十地大赤位,此位断尽一切无明,证得知见圆明,此即“入”佛知见。其次,若就四智而言,则以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次第配于开、示、悟、入。若就四门而言,则以空、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等四门分别配于开、示、悟、入。若就观心四释而言,则以空假中三谛谛理之不可思议为“开”;以分别空假中之心为“示”;以空假中之“三一相即”为“悟”;以空假中之心非存于空假中三者任何一者之中,然又齐照空假中三者为“入”。
法华经(大九·七上):“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九、摩诃止观卷三、法华文句记卷四下、四教义卷十二]
(术语)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于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为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法华文句四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法华玄义九曰:“灵智寂照名佛知见。”
佛的真如灼见。 - 陈义孝编
佛的真知灼见,这真知灼见能彻底的了知诸法实相。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