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mu^lajn~a^na。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于摄大乘论释卷八中,称此智乃为正证之慧;盖以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之行解,亦无分别之智用,然此智之任运可烛照法体,契会真理,故为正证之智慧。又以此智为智之正体,而非化用,故又称之为正体智,乃十波罗蜜中之般若波罗蜜。[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成唯识论卷九]
(术语)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于后得智而言。正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三藏法数五曰:“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因它乃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 - 陈义孝编
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此为体得究极真理的智慧,修唯识行,至通达位,证得所取之境空,能观之智空,证此二空之智,无能缘所缘之差别,故名无分别智。见《成唯识论》卷九。 - 于凌波居士著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因别於后得智而言。故名根本智。为其能生一切法乐和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也。此智不依於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故能符合真理。无能缘所缘的差别。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