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供养?供养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俗语佛源、法相辞典、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供养”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梵语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  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

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阅“四种供养”180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术语)毛诗蓼莪笺曰:“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曰:“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曰:“妇有供养之礼,故必祭而成妇义。”战国策曰:“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白虎通曰:“王者有六乐,所以作供养。”今为资养三宝奉香华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供养,义本于此。文句二下曰:“施其依报名供养。”玄赞二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措、爱护的意思。 - 陈义孝编

【俗语佛源】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敬献奉养佛、法、僧三宝,谓之“供养”。如晋《法显传》:“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又如宋·苏轼《答宝月禅师书》:“轼有吴道子绢画释迦佛一轴,虽破烂,妙迹如生,欲送院中供养。”修行供养是为了成就“布施”。如《庄严经》卷十二指出:“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檀,檀那,即布施。大致分为两种供养,一是供财物,即有形之物;二是法供养,即修行弘法等。供养多有一定的仪轨。也指供养“三宝”的供具。如晋《法显传》:“阿育王出世,欲破此塔,龙便现身,持王入其宫中,观诸供养具。”供具主要有香、花、灯、果、缨珞、幢幡等。后亦用供养泛指供奉神灵、亡灵等。如《水浒传》第一回:“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又如《水浒传》第六十回:“把那枝誓箭,就供养在灵前。”又指供给生活用度,如《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先前他许供养你一家,有甚表记为证!”(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供养?答:此有二种。一、财供养,二、法供养。财供养者:问:财供养、以何为自性?有作是说:为饶益故,舍诸财物。卽所舍财、是此自性。有余师说:能供养者,身语二业、是此自性。或有说者,卽能发彼心心所法,是此自性。复有说者,受者受已,诸根大种及余造色,皆得增长,是此自性。评曰:应作是说:若所舍财,若能舍者身语二业,若能发彼心心所法,若受者受已诸根大种造色增长,皆此自性。如是财供养,总用五蕴以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财供养?财供养,是何义?答:能为缘义,是供养义。此以财为初故,名财供养。若为饶益故,舍诸财物;受者受已,身心增益;如是名施,亦名供养。若为饶益故,舍诸财物;受者受已,身心损减;如是名施,不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舍匪宜物;受者受已,或由神通,或由咒药,或由福力,身心增盛;此虽非施,而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舍匪宜物;受者受已,身心损减;此不名施,亦非供养。问:此财供养、在何处有?答:唯在欲界,非色无色。唯在四趣;非捺落迦。问:此财供养、谁设谁受?有作是说:傍生趣设,唯傍生趣受。乃至天趣设,唯天趣受。有余师说:傍生趣设,唯傍生受。鬼趣设,二趣受。人趣设,三趣受。天趣设,四趣受。下不及上,上及下故。评曰:应作是说:四趣皆能展转供养。问:施设论说:天欲食时,取空宝器,以衣覆上,而置座前,经须臾顷,随其福力,粗妙饮食,自然盈满。既尔;如何受他供养?答:虽不受他饮食供养;而有受余香华资具。法供养者:问:法供养、以何为自性?有作是说:以说法者语为自性。有余师说:以语所起名为自性。或有说者,以能发语心心所法,为其自性。复有说者,受者闻已生未曾有善巧觉慧;以为自性。评曰:应作是说:若说法者语,若能发语心心所法,若受者闻已生未曾有善巧觉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养,总用五蕴以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法供养?法供养是何义?答:能为缘义,是供养义。此以法为初故,名法供养。若为饶益故,为他说法;他闻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觉慧;如是名施,亦名供养。若为饶益故,为他说法;他闻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觉慧;如是名施,不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说讥刺他法;他闻是已,住正忆念,欢喜忍受,不数其过,生未曾有善巧觉慧;此虽非施,而名供养。若为损害故,说讥刺他法;他闻是已,发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觉慧;此不名施,亦非供养。问:此法供养、在何处有?答:此法供养、在欲色界;非无色界。五趣皆有。地狱有者:如慈授子,生地狱中,谓是浴室。见诸苦具,便说颂言:尝闻世间受苦乐,非我非他之所作。受诸苦乐皆缘身;身若灭无谁复受。时彼地狱无量众生、闻此颂已;脱地狱苦;从彼命终,生天受乐。傍生有者:如迦宾折罗鸟、自修梵行,为他说法。鬼趣有者:如法受鬼母,为诸鬼子,说是颂言:默然汝上胜,默然汝井宿。我得见谛时,亦当令汝见。人趣有者:如今现见。天趣有者:欲界天中,如补处慈尊、为诸天说法。色界天中,如手天子来白佛言:如此世尊、四众围绕,为说正法,闻已奉行。我闻法已;还无热天,为彼诸天说法亦尔。问:此法供养、谁设谁受?有作是说:地狱趣设,唯地狱趣受。乃至唯天趣设;唯天趣受。有余师说:地狱趣设,唯地狱趣受。傍生趣设,二趣受。鬼趣设,三趣受。人趣设,四趣受。天趣设,五趣受。评曰:应作是说:五趣皆能展转供养
  二解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供养云何?答:供养有二种。一、财供养,二、法供养。财供养云何?答: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财供养。法供养云何?答:以素怛缆,或毗奈耶。或阿毗达磨,或亲教语,或轨范语,或传授藏,或余随一可信者语,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法供养。如是二种、总名供养
  三解  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供养?答:此有二种。一、财供养,二、法供养。 - 朱芾煌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供养”的解释

恭敬地供给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须。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供养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