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戒牒?戒牒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戒牒”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戒牒”的解释

  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发之受戒证件。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代宣宗大中十年(856),曾敕任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之始。于其前,开元十七年(729)玄宗曾下诏,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一次籍册;又于天宝六年(747)下令天下僧尼隶属两街功德使,并由尚书省祠部出具证明,称为祠部牒。

  盖唐、宋时代僧尼出家时即须领取度牒(出家僧籍证明书),受戒后再领取戒牒,皆由官方颁发。且受戒时须呈验度牒,方准受戒。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  ),三度敕许僧俗受戒者抄白牒文随身携带,以为执照,凡遇关津把隘之处,验实放行。戒牒之作用遂成为僧尼旅行护照。清雍正废止度牒,僧尼出家漫无限制,各地亦传戒频繁,戒牒则改由传戒寺院发给。至民国以后,已无度牒之颁予,而仅存戒牒之制,系由中国佛教会统一签发。日本自天平胜宝(749~756)以后,始发给由授戒之三师七证签字之戒牒。[经律戒相布萨轨仪、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沙弥得度条、大宋僧史略卷中、释氏要览卷上、释氏稽古略卷四、魏书释老志第二十](参阅“度牒”377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戒牒”的解释

  (物名)亦曰度牒。受戒之证书也。初以谁为和尚,以谁为教授师等一一列其名,次表白受戒之自己意志,终则记自己之名,有传戒师等十师之署名押印而证明之。唐会要曰:“天宝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给牒。”稽古略三曰:“唐宣宗大中十年,敕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初令僧尼受戒给牒。”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戒牒”的解释

  又名度牒,即受戒的证明书。 - 陈义孝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戒牒”的解释

又名度牒,受戒的证明书。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戒牒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