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阅“涅槃”4149)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macron;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涅槃。 - 陈义孝编
如无余依涅盘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诸有漏识、于现法中,毕竟灭尽;故名寂灭。
三解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一切受、并相续、灭故,名为无影;名为寂灭。 - 朱芾煌
寂者寂静,灭者灭无,择灭无为,即体涅槃。涅槃者,生死之因果灭无,故谓之灭,是小乘之所归趣也。 - 明·杨卓
涅槃。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