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种智慧。依别教菩萨六阶位所作之分类,即:(一)闻慧,属十住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了知一切法,远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二)思慧,属十行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三)修慧,属十回向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四)无相慧,属十地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远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五)照寂慧,照即中道之用,寂即中道之体。属等觉位之智慧,谓等觉位之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理体之智慧。(六)寂照慧,属妙觉位之智慧,即菩萨于佛果位即中道之体而起中道之用,体用不二,定慧平等之智慧。[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二)六种性之异名。即指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参阅“六种性”1302)
(名数)璎珞本业经上说六种之智慧,即别教菩萨六位之分也。一闻慧,于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之相也。二思慧,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三修慧,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四无相慧,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也。五照寂慧,照为中道之用,寂为中道之体,等觉位之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理体之智慧也。六寂照慧,于佛果位即中道之体而起中道之用之智慧也。[囗@又]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见六种性条。
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 - 陈义孝编
若萨璎络本业经云六慧:
一、闻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谓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
二、思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一切智慧,故名思慧。
三、修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一切智慧,故名修慧。
四、无相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空无性相,发生一切智慧,故名无相慧。
五、照寂慧 照即中道之用,寂即中道之体。谓别教等觉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之理体,故名照寂慧。
六、寂照慧 谓别教妙觉果佛之智慧,能于中道之理,即寂而照,即照而寂,寂照不二,定慧平等,故名寂照慧。 - 明·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