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密教三三昧门?密教三三昧门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密教三三昧门”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密教三三昧门”的解释

  即密教之三解脱门,亦即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作此观。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其吽字具有三解脱之德。据大日经疏卷九所载,真言以最后吽(傆,hu^m!)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吽字上有空点,即大空之义,亦即空解脱门;本体为嵔(ha,诃)字,以离因缘,故为无相解脱门;下有堗(u^,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为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趋入。秘藏记钞卷四载,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空点,表示远离有空之所作,观诸法平等,不愿生死、涅槃,故至空解脱门;诃字本体表示无相,即空亦空之义,断除空之执着;邬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无所愿求,即无作解脱门。三三昧之建立,显教多就遮情去执之观而说之。密教则就深义,于表德之上而论之;或以空、无相为遮情去执,无愿为表德。若就表德之义而言,空为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为万德轮圆无尽之义;无愿,即行者本来具足金刚、胎藏二部曼荼罗之德,故无所愿求。[秘藏记卷本](参阅“三三昧”521)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密教三三昧门”的解释

  (术语)真言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为此观。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吽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上有曩字空点,是大空义,即是空解脱门。本体是诃字,离因缘故,即是解脱门。下有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即是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入。”秘藏记本曰:“于心月轮之观,观净菩提心,除烦恼之心垢,明了见心之实相。此时生我物之想,起我见之执,故为除此执,即作空观。我今所观见之月轮为空,又恐为此反堕于空执,更宜作无相观。更又观我斯心所得之净菩提心,已离造作之法,本来宛然而有之,本为我物,非今更求得者。如是亡愿求之念,谓之无愿。”此中前二释为遮情之释,后一释表德释也。然前二释亦非无表德之义,空者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者万德轮圆无尽,无一别相之义也。今此观法为遮行者之执,情以故前二者遮执情。迷情遮了,方显性德其次第如此。同钞四曰:“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最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也。”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密教三三昧门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