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摩诃止观?摩诃止观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国百科全书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摩诃止观”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摩诃止观”的解释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天台大师智顗(538~597)讲述于隋代开皇十四年(594),弟子灌顶(561~627)笔录。又称天台摩诃止观。略称止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合称法华三大部。本书为智顗晚年所讲述,亦为其著作中体系最圆熟之论书。书中详说圆顿止观之法,阐述智顗独特之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智顗为叙说以禅观思惟体得超常识之宗教境界之蕴奥─圆顿止观,故将其具体实践法分成总论略说(五略)与别论广说(十广),详加解说。五略,指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五段;十广,指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等十章;二者并称五略十广。

  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载,本书原有三种类本,一为二十卷,一为十卷,第三种即今本,三者皆称圆顿止观,时人传说第二者为广本,第三者为略本,实则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而改题为摩诃止观。宋代天圣二年(1024),依遵式之奏请,将本书入藏;淳熙三年(1176),大藏开版时校刊。

  本书之注释书颇多,有湛然之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意一卷,及梁肃之删定止观三卷等。[大唐内典录卷十、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唐大和尚东征传、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摩诃止观”的解释

  (书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注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注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陈针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观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梁肃述。删定止观三卷,唐梁肃述。附智者大师传论。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唐道邃说,干淑集。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从义述。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从义撰。摩诃止观义例科一卷,宋从义排。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宋法照撰。摩诃止观义显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释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止观坐禅法要记一卷,宋陈瓘撰。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受登说,灵耀补定。

【中国百科全书】对“什么是摩诃止观”的解释

  muokezhiguan

  佛教著作。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台称天台三大部。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原名《圆顿止观》。10卷(一作20卷)。由智顗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在荆州玉泉寺讲出,弟子灌顶笔录成书。据天台宗九祖湛然称,此书前后有三本:初本20卷,第二本10卷,第三本即现行本10卷。

  此书是天台宗详述圆顿止观法门(修行方法)的主要著述。全书分为序分和正说分两部分:序分略说本书缘起,先述本书说主、说时、说处及其概况;次说圆顿止观法门的师资相承,分为金口、今师两种。金口相承指远从释迦牟尼传到第24世师子遇害而法统绝;今师相承指北齐慧文,由印度龙树一脉相承,传一心三观禅法于南岳慧思,智顗师事慧思,受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发挥自己的观行体系,于三谛圆融之境,立一念三千之观,阐明圆顿止观法门的深旨。

  正说分有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简称十广。第一大意章为一书总纲,并将其下九章概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五段,略举全书的大体,简称五略。两者合称五略十广。第七正观章,正说天台一家修习止观的方法,为全书的中心。先叙观法的对象,即十境(阴入界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慢境、二乘境、菩萨境)。次说正修的观法,即十乘观法(观不思议境、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其中以观不思议境为根本。本书智顗只说到第七正观章中的第七观诸见境段便告中止,以下观慢境等三段及果报等三章都缺,只能就大意章和正观章首所述知其大略。

  本书早有单行本流通。北宋天圣二年(1024)入藏。唐天宝年间,由鉴真传入日本,后日僧最澄等继续弘传,于弘安年间开始刻印。今收入《大正藏》。注释主要有唐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40卷、《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10卷及《摩诃止观科文》5卷;宋从义《摩诃止观辅行补注》4卷,法照的《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6卷。节本有唐梁肃的《删定止观》3卷。提要有湛然的《止观义例》2卷、《止观大意》1卷。此外有关撰述尚有唐梁肃《天台止观统例》1卷,佚名的《摩诃止观科节》1卷,道邃说、乾淑集《摩诃止观记中异义》1卷;宋从义《摩诃止观义例纂要》6卷,遵式《摩诃止观义显》1卷,处元《摩诃止观义例随释》6卷;清受登说、灵耀补定的《摩诃止观贯义科》2卷等。(高振农)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摩诃止观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