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戒律之五种过失。即自害、为智者所诃斥、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四分律卷五十九](参阅“破戒”4233)
(名数)破戒律者之过也。四分律所说。五过者自害,为智所诃,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是也。
(名数)一害自身。二为智者所呵。三恶名流布。四临终后悔。五死而堕于恶道。见四分律五十九,三藏法数二十三。
[出四分律] 一自害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贫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三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是名恶名流布。(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四临终生悔谓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是名临终生悔。五死堕恶道谓毁戒之人。既绝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随恶趣。是名死堕恶 - 明·一如等 撰
破坏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种的罪过,即自害、为智所呵、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 - 陈义孝编
破坏佛制戒律的人有五种罪过。即自害、为智所呵、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