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能垢染众生心之烦恼。即:欲垢、见垢、疑垢、慢垢、憍垢、随眠垢(即烦恼)、悭垢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
(名数)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三、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于自己之功德与他校量而生轻他之心也。五、憍垢,于己之功德生贡高欣喜之心也。六、随眠垢,自己之功德盖覆于他之诸烦恼也(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七、悭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悭惜之心也。见瑜伽论七十四,三藏法数三十。
(名数)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于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为总垢。见瑜伽论十四。
[出瑜伽师地论] 一欲垢欲即希求之义。垢者。尘也。污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若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名欲垢。二见垢见者。执着分别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无执着分别之见。若生执着。是名见垢。三疑垢疑者。迷惑不了也。谓人于诸所有功德。若或疑惑为功德耶。为过失耶。如是疑者。是名疑垢。四慢垢慢者。恃己凌他也。谓人不以己之所有功德与他校量而生轻慢。若生轻他之心。是名慢垢。五憍垢憍者。矜夸自高也。谓人不以己之所有功德而生忻喜。若生忻喜贡高之心 - 明·一如等 撰
七种的烦恼,垢就是烦恼的别名。一、欲垢,即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二、见垢,即对自己的功德生执着分别的见解。三、疑垢,即对于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四、慢垢,即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别人校量而生出轻慢他人的心。五、憍垢,即对自己的功德生起贡高欣喜的心。六、随眠垢 - 陈义孝编
七种烦恼,垢也是烦恼的别名。
1、欲垢是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
2、见垢是对自己的功德生执著分别的见解。
3、疑垢是对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
4、慢垢是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别人较量而生出轻慢他人的心。
5、忄乔垢是对自己的功德生起贡高欣喜之心。
6、随眠垢即自己的功德为他人所覆盖而生烦恼。
7、悭垢是自己的功德生起悭惜的心。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