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觉支?七觉支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觉支”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梵语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名数)见七觉分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术语)觉法有七种,故云七觉支。即七菩提分也。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bojjhanga  ==  七觉支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瑜伽二十九卷十一页云:此复云何?谓七觉支,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卽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品所摄。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三觉支,毗钵舍那品摄;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此三观品所摄。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此三止品所摄。念觉支一种,俱品所摄。说名遍行。
  二解: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云:已说修五力;当说修觉支。云何安立?颂曰:
  觉支略有五 谓所依自性
  出离并利益 及三无染支
  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出离支。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何故复说无染为三?颂曰:
  由因缘所依 自性义差别
  故轻安定舍 说为无染支
论曰:轻安卽是无染因缘。麁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所依谓定。自性卽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
  三解:杂集论十卷七页云:七觉支所缘境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卽是胜义。清净所缘故。觉支自体者:谓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舍。如是七法,是觉支自体。念者:是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者:是自体支。是觉自相故。精进者,是出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故。喜者:是利益支由此势力,身调适故。安定舍者:是不染污支。由此不染污故,依此不染污。故体是不染污故。如其次第。由安故不染污。由此能除麁重过故。依定故不染污。依止于定,得转依故。舍是不染污体。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觉支助伴者:谓彼相应心心法等。觉支修习者: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念觉支。如念觉支,乃至舍觉支,亦尔。如是四句,随其次第,显示缘四谛境修习觉支。所以者何?若缘苦体为恼苦时;于苦境界,必求远离。故名依止远离。若缘爱相苦集为苦集时,于此境界,必求离欲故。名依止离欲。若缘苦灭为苦灭时,于此境界,必求作证故。名依止寂灭。弃舍者:谓趣苦灭行。由此势力,弃舍苦故。是故若缘此境时,于此境界,必求修习。故名回向弃舍。觉支修果者: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
  四解: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九页云:七觉支者: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择法、卽慧。喜、卽喜根。舍、谓行舍。余四如名,卽心所中各一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此七,名觉支耶?答:觉、谓究竟觉,卽尽无生智。或如实觉,卽无漏慧。七为彼分,故名为支。择法、亦觉亦支。余六、是支,非觉。此七广辩,如余处说。
  五解:法蕴足论七卷十一页云:此觉支言,显七觉支。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时彼苾刍复白佛言:云何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佛告苾刍: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安住正念,远离愚痴;尔时便起念觉支。得念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念,于法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尔时便起择法觉支。得择法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择法,发勤精进;心不下劣。尔时便起精进觉支。得精进觉支,修令圆满。彼由精进,发生胜喜,远离爱味;尔时便起喜觉支。得喜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喜,身心轻安,远离麁重;尔时便起轻安觉支。得轻安觉支,修令圆满。彼由轻安,便受快乐。乐故心定。尔时便起定觉支。得定觉支,修令圆满。彼由心定,能灭贪忧,住增上舍;尔时便起舍觉支。得舍觉支,修令圆满。于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观;广说亦尔。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如彼七卷十二页至八卷四页广释。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七支觉者,又谓之七觉分、七菩提分。法界次第云:“七觉分: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三觉分属慧,除舍定三觉分属定,念觉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
  一、择  择法觉分,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也。又择谓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择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进  精进觉分,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而行真法也。又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  喜觉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也。又喜即欢喜,谓心契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而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  除觉分,亦名轻安觉支。断除身心粗重,而身心轻利安适也。又除即断除,谓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  舍觉分,又名行舍觉支。舍诸谬妄一切之法,皆平心坦怀,更不追忆也。此行蕴所摄舍之心所,故云行舍。又舍即舍离,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六、定  定觉分,心住一境而不散乱也。又定即禅定,谓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
  七、念  念觉分,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定慧均等。又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昏沉之时,常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观察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动之时,当念用除觉分,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分,舍于观智;用定觉分,入正禅定,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念觉分。
  总之于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动时,用除、舍、定之三觉支而摄之。若心沉没时,则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 - 明·杨卓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七觉支”的解释

择法觉支(抉择诸法)、精进觉支(即「活力觉支」,专向一意的活力)、喜觉支(踊跃)、轻安觉支(即「宁静觉支」)、舍觉支(即「平静觉支」,又译为「护意觉」)、定觉支(即「三摩地」)、念觉支(专注清楚),另作「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法、七觉意、七觉分、七道品法」。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觉支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