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清净?清净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清净”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梵语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A巴利语suddha,  visuddha,  parisuddha  。音译毗输陀、输陀、尾戍驮、戍驮。略称净。或作梵摩(梵brahma  ,巴同)。指远离因恶行所致之过失烦恼。一般常用身语意三种清净

  有关清净之种类,于诸经论中,均有详载,如下:(一)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二就烦恼之伏断述及二种清净:(1)世间清净,由有漏道之修行能暂时压抑现行之烦恼,称为世间清净。(2)出世间清净,由无漏道之修行能完全灭尽烦恼,称为出世间清净。(二)世亲净土论则分为:(1)器世间清净,令环境变成清净。(2)众生世间清净,住于其地众生变为圣众。二者系显依、正二报皆清净。(三)大智度论卷七十三列举三种清净,即:(1)心清净,修学般若不起染心、嗔心等。(2)身清净,心既清净常得化生,故身清净。(3)相清净,得具足相好庄严身。(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谓四种清净,即:本来自性清净、无垢清净、至得道清净与道生境界清净。(五)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说二种清净,谓本来自性清净分为二,即:(1)自性清净,万法皆空,本来即清净。(2)离垢清净,离烦恼而成为清净。(六)显扬圣教论卷三列举尸罗、心、见、度疑、道非道智见、行智见、行断智见、无缘寂灭、国土等九种清净。(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列举三昧、智慧、神通、现身、多闻等各有八种清净。[大品般若经卷十二叹净品、大宝积经卷十四、卷三十九、无上依经卷上、集异门足论卷六、释净土群疑论卷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1.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叫做清净,这是障尽解脱的离垢清净。2.指超诸善恶无对待的清净,这是性净解脱的自性清净。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如四清净中说。
二解  如增上戒学差别中说。
三解  此说静虑等清净。瑜伽四十九巻十九页云:又卽如是诸静虑等、具证得已;后更胜进,修习圆满。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是名清净
四解  瑜伽五十四巻三页云:余依永灭,故说清净
五解  此邬波索迦三德之一。瑜伽七十巻九页云:清净者:谓意乐清净,戒行清净,证清净。意乐清净者;谓于佛宝等、远离疑惑。不希世事,谓作吉祥。戒行清净者:谓能圆满所有学处。证清净者:谓能证得世出世清净故。
六解  此释戒清净清净。瑜伽八十三巻八页云:言清净者:摄受现行三摩地故。
七解  瑜伽八十六巻十页云:又清净者:谓卽依彼清净行道,多修习故;令有学法、破无明谷,趣无学地。 - 朱芾煌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远离恶行之过失,远离烦恼之垢染,称为清净。 - 于凌波居士著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清净”的解释

没有恶劣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束缚,叫做清净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清净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