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七善?七善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七善”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善”的解释

  (一)七处善之略称。(参阅“七处善”106)

  (二)佛所说大小乘经典具有七善。此大小乘经论之解略异。(一)据成实论三善品,七善即:(1)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2)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可得今世、后世出世之道利。(3)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4)独法,仅为无余而说。(5)具足,指诸法圆满,不待余经而成。(6)清净调柔,语清净故谓清净,义清净故谓调柔。(7)梵行,此道能至涅槃之意。(二)依法华经序品所载,法华文句卷三释之。又称顿教七善、大乘七善。即:(1)时节善,顿教之序、正、流三分皆善。(2)义善,了义之理以二乘之智慧不能测知。(3)语善,以八音(极好、柔软、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吐露,会理直说,悦乐菩萨之心。(4)独一善,纯一不共二乘。(5)圆满善,明界内、界外满字之法。(6)调柔善,无二边之瑕秽。(7)无缘慈善,即无缘大慈清净之行。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典,其法体则随经论而有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余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三)北本涅槃经名字功德品亦说有七善,即(大二一·三八五上):“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七善”的解释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四、独法,但为无余说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余经而成也。六、清净调柔。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囗@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囗@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余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七善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