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kha^ri^ 或 kha^ra,巴利语kha^ri。又作佉利、佉梨、佉黎。译作斛、十斛、石。为物之数量单位。杂阿含经卷四十八之一二七八经解说阿浮陀地狱中众生之寿量(大二·三五一下):“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阇摩那,十六阇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载有钵他、阿罗、独笼那、佉梨等名词,于魏译入楞伽经卷二及唐译大乘入楞伽经卷一中,译为一升、半升、一斛、十斛,即以十独笼那为一佉梨,与杂阿含经五千百二十独笼那为一佉梨之说不一致。[小品般若经卷十昙无竭品、大楼炭经卷二泥犁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法尚品、俱舍论光记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翻译名义集卷三]
(杂名)斗量名,译曰斛。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佉梨此云一斛,谓十斗也。”梵Kh&amacron;ri。
此云斛。律历志云:量者,龠(音药)、合(音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音巨)忝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既/木](孟康曰:[既/木]欲其直,故以水平之。井水清,清则平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应邵云:圭,自然之形,阴阳之始也。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 宋·普润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