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三般若?三般若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三般若”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般若,梵语prajn~a^,意为智慧。又作三种般若。(一)指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大乘义章卷十依据大智度论,立三种般若义,即:(一)文字虽非般若,但为诠解般若之方便,又能生起般若,故称文字般若。即指诸部般若经。(二)观照,谓慧心鉴达之用,其体即为般若,故称观照般若。(三)实相,为观照所知之境界,其体虽非般若,而能生起般若,故称实相般若。

  三般若中,文字、实相二者为般若之法,并非即是般若,观照则为般若之体。据碧岩录第九十六则载,实相般若即为真智,观照般若即为真境,文字般若即为能诠之文字。又此三般若加境界般若、眷属般若,称为五种般若。此外,又有以文字般若称为方便般若者。[金刚般若经疏、大品经义疏卷一、般若心经略疏、三论玄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

  (二)指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方便般若。据金光明经玄义卷上、金光明玄义拾遗记卷二所载,般若乃圆常之大觉,此一觉有三种德,即:(一)实相般若,为般若之理体。乃众生所本具,非寂非照,离一切虚妄之相,为般若之实性。即一切种智。(二)观照般若,为观照实相之实智。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称为观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为分别诸法之权智。谓方便之德,非寂而寂,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盖此说谓方便、观照、实相三者即是般若,乃性宗之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名数)见般若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名数)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一实相般若,为般若之理体,本来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也。是为所证之理体。二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见金光明玄义上。[囗@又]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诠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见肇论,法藏般若心经略疏。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明此经者题云般若,即以为宗。观如来品别明三种,实相观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种,境界眷属,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三种德。故名三般若。一实相般若谓本觉之体。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诸佛之道。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二观照般若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照谓照明。谓理本非照。因观而照。以显观照之德也。一切智者。谓能知一切内法内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实相,则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整套的,一贯的。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三般若”的解释

  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
  一、实相般若  为般若之理体,众生本来具,离一切虚妄之相,为般若之实性,是所证之理体也。
  二、观照般若  观照实相之实智也。
  三、方便般若  分别诸法之权智也。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三般若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