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佛陀一生教法之总称。
(二)指小乘教法。亦为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一。佛陀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三藏,该收小乘一切教理,故称小乘为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三藏之部帙整然而分者,故以之为一摩诃衍藏,而与小乘之三藏对称。
三藏教虽有“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门,要皆见偏空之理,而说“我空、法有”。其修行之人分为声闻、缘觉、菩萨,声闻观四谛,缘觉观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其观法皆为析空观,即分析色法为“极微”,分析心法为“刹那”,观其体“空、无我”。其果位,声闻有七贤七圣之阶位,最后证得阿罗汉果;缘觉证得辟支佛,菩萨证得应身之佛果。然此三种人皆断尽三界之烦恼,尚有身心之位,为有余涅槃,最后灰身灭智,归于空寂之无余涅槃。[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华严刊定记卷一、华严玄谈卷四](参阅“三藏”690、“五时八教”1132、“藏教”6608)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之三藏,而为该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谓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为一摩诃衍藏,与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对峙。此智度论之意也。
天台宗所立四教之一,指小乘教,因佛入灭之后,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三藏时,偏重于收集小乘的教理,故叫小乘为三藏教。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