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三根?三根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三根”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一)又作三辈。众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称为三根。据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载,犹如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中,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有中根中茎中枝中叶,有大根大茎大枝大叶,其上中下随树之大小而各有所受。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钝根)最劣。摩诃止观卷六下(大四六·七九中):“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劝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略)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中略)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玄论卷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

  (二)全称三不善根。即贪、嗔、痴等三烦恼。(参阅“三不善根”530)

  (三)全称三无漏根。即二十二根中之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参阅“三无漏根”62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术语)谓贪嗔痴之三毒也。此三者能生恶业,故名为根。见大乘义章五本。[囗@又]上中下之三根。就众生善根之强弱而言。[囗@又]谓三无漏根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名数)又曰三无漏根。谓见,修,无学三道之无漏智也。一未知当知根。在于见道,无漏智为向无始以来未曾知之苦集灭道四谛之境,自此当知彼而行动者,故其无漏智名为未知当知根。盖在见道者为苦法智忍至道类智忍之十五心,于此十五心观上下二界四谛之境间,无论何者,无漏智未曾知之境界,自是当知而始运转也。但此未知当知根虽以无漏之慧根为主,然就同时相应之心心所法,有最胜能者,使之相从,以善根与喜乐舍三受根及信等五根,都合九根为体。二已知根。是为修道之无漏智。在修道,于上下之四谛无所谓未曾知者,无论何者皆已知了,但为断修惑,数数观四谛之境,是名为已知根。以九根为体。与上之未知根同。三具知根。是为无学根之无漏智。即尽智无生智也。无学之圣者,起尽智或无生智,则己已知四谛之理。有此自知心名为具知。此具知亦合九根如上。已上为新译之名。旧译名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见俱舍论二、智度论二十三。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Three  Roots  ==  三根

The  three  (evil)  roots,  i.e.  desire,  hate  and  stupidity.  Another  group  is  the  three  grades  of  good  "roots"  or  abilities,  i.e.  superior,  medium  and  inferior.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1.指贪嗔痴,因它们能够生长众生的恶业。2.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即上根、中根、下根。3.三无漏根的简称。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三根”的解释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谓于诸谛未现观者,加行勤修诸谛现观;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于诸谛已得现观,而居有学;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罗汉,所作已办,住无学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二解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三根者:谓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谓于加行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诸根。此中显示顺决择分所摄加行道,及见道十五剎那所有诸根,是未知欲知根体。言诸根者,谓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别故;如其所应,有乐喜忧舍根随一。忧根者:谓加行道时,顺决择分后,于上解脱,希求欲证,愁戚所摄。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欲知根。已知根者:从第十六见道心剎那已上,于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是已知根体。所以者何?卽前十根,从第十六见道心剎那,乃至金刚喻定,于如是有学道中,未有所应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者:谓于无学道所有诸根。言诸根者,卽前所说九根,除忧根,于无学道中,说名具知根。具知者:谓阿罗汉等,此所有根,名具知根。无学身中,无有忧根。所应学无故。 - 朱芾煌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三根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