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在”之义。三种有,指三种存在之法,即:(一)相待有,如对长而有短,对短而有长;对境有心,对心有境;又如轻重、彼此、大小、高低等亦如是。(二)假名有,假多数集合为一物,如假四大和合为人,有假名而无实体;又如山林、毛叠等亦如是。(三)法有,一切法由因缘而生,虽无自性,然亦非如兔角龟毛之有名无实,故称为法有。[大智度论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三]
(名数)有名有实谓为有。有有三种:一、相待有,待者对待之义。如对于长而有短,对于短而有长,对于境而有心,对于心而有境者。二、假名有,假者虚假不实之义。如假四大之和合,名为瓶,假五蕴之和合名为人,有假名而无实体者。三、法有,色心之诸法由因缘而生者。是虽无自性,然非如兔龟角毛有名无实者,故名为法有。说见智度论十二。
[出大智度论] 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一切众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亦复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三法有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缘合则成。缘散则灭。本无自性。虽无自性。非如兔角龟毛。有名无 - 明·一如等 撰
相待有、假名有、法有。有是有名或有实的意思,相待有之待是对待之义,如对于长而有短,对于短而有长,对于境而有心,对于心而有境是;假名有之假是虚假不实之义,如假四大之和合名为瓶,假五蕴之和合名为人,即是有假名而无实体的意思;法有者,精神与物质方面的一切事物 - 陈义孝编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谓若略说,有三种有。一者、实有。二者、假有。三者、胜义有。如彼广释。
二解 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有说三种。一、相待有。谓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无。二、和合有。谓如是事,在此处有,在彼处无。三、时分有。谓如是事,此时分有,彼时分无。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