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僧佉论?僧佉论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翻译名义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僧佉论”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僧佉论”的解释

  (外道)即数论师也。

【翻译名义集】对“什么是僧佉论”的解释

  正云僧企耶。此云数术,又翻数论。辅行云:迦毗罗说经十万偈,名僧佉论。用二十五谛,明因中有果,计一为宗。言二十五谛者,一者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劫前,冥然不知。但见最初中阴初起,以宿命力恒忆想之,名为冥谛,亦云世性。谓世间众生,由冥初而有,即世间本性也。亦曰自然,无所从故。从此生觉,亦名为大,即中阴识也。次从觉生我心者,此是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谛。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从五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尘细大粗,合尘成大,故云从尘生大。然此大生,多少不同。从声生空大;从声触生风大;从色声触生火大;从色声触味生水大;五尘生地大。地大藉尘多故,其力最薄;乃至空大藉尘少故,其力最强。故四轮成世界,空轮最下,次风,次火,次水,次地。从五大生十一根,谓眼等根,能觉知故,故名为根,名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遗根,能有用故,名五业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缘,名平等根。若五知根,各用一大。谓色尘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还具色,空尘成耳根,耳根还闻声;地成鼻,水成舌,风成身,亦如是。此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为主谛。能所合论,即二十五。 - 宋·普润法云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僧佉论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