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十二缘起之一。(参阅“十二因缘”337、“生”2056)
(二)梵语lin%ga 或 an%ga-jata。音译作鸯伽社哆。意谓男根。有部百一羯磨卷六(大二四·四八一下):“生支(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又据毗奈耶杂事卷四载,薰染欲心而生支起时,应修不净观以对治之。寂照堂谷响续集卷四亦载有邬陀夷、长者子弱腰、长者子长根等有关生支所犯之事。(参阅“男根”2984 )
(杂名)梵名Linga,鸯伽社哆A&ndotabv;ga-j&amacron;ta,男根也。有部百一羯磨六曰:“生支,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
二解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由是业力,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名生。当有生支,卽如今识。
三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生?谓卽现在识位,在未来时,名生位。 - 朱芾煌
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以现世的业力,报尽命终之后,复引轮回主体、即业识的受生。若以现代观念诠释生支,生是人生的开始,但何以会有生呢? 诚如经上所说:“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件是“有”。此处所说的有,是含有宗教概念的特定含义,即所谓业——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即所谓“业有”。因此,有(业)为生之缘。于此可知,有了业因,必然受果,此果即是业识受生。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