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八物?十八物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八物”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八物”的解释

  指大乘比丘游行诸方,托钵乞食时,身常携行之十八种物。原始佛教教团中,僧人所有物则仅有六种。十八物即:(一)杨枝,即齿木,乃除臭、助消化之具。  (二)澡豆,即用以洗净秽手之大豆、小豆。(三)三衣。(四)瓶,即盛装饮用水之容器。  (五)钵,即食器。(六)座具,乃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床上之布。(七)锡杖,乃头部附镮之杖。(八)香炉。(九)漉水囊,乃为泸过水中虫所用之布囊。(十)手巾。(十一)刀子,即剃发、剪指甲、裁衣等所用之小刀。(十二)火燧,乃打火之道具。(十三)镊子,用以拔除鼻毛之物。(十四)绳床,即绳制之床。(十五)经,即经卷。(十六)律,即戒本。(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像。此十八种物为大乘比丘所应护持者,若亏其一,则犯轻垢罪,其中尤以离三衣为舍堕,属重垢;离钵为突吉罗,属中垢;其余属轻垢。[梵网经卷下](参阅“六物”1274)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八物”的解释

  (名数)见六物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八物”的解释

  (名数)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三三衣,如上;四瓶,梵云军持,净水瓶也;五钵,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师坛也;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洒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三镊子;十四绳床;十五经;十六律,即梵网经也;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像,文殊弥勒也。是为梵网之三尊。见梵网经下,十八物图。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十八物”的解释

  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或是游方到很远的地方去,应时常随身携带十八种东西,即杨枝、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三衣、瓶(净水瓶)、钵、坐具(尼师坛)、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即梵网经)、佛像、菩萨(即文殊弥勒,是为梵网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八物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