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施果感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施果感五不死”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施果感五不死”的解释

  据付法藏经卷三载,毗婆尸佛时,一比丘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尊者因施果之故,于九十一劫中在天上人间享福快乐,且未尝有病。后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所娶之继母苦厌尊者,曾五度加害之,然皆无所损。及长,出家学道,证得阿罗汉果。尊者以施果之善因,招感其后母五度加害而不死之果报,即:(一)置鏊不死,尊者年幼,于后母做饼时从而索之,后母憎嫉,将其置于热鏊上,然不能烧害。(二)釜煮不死,尊者于后母煮肉时从而索之,母益嗔恚,掷其于热釜中,然不能害。(三)水溺不死,尊者于后母向河去时从而随之,母即嫌恶,掷其于深水中而不溺毙。(四)鱼吞不死,尊者于深水中被大鱼吞入而不死。(五)刀割不死,尊者被鱼吞入后,其鱼亦遭捕入市场,然遇尊者之父买回,剖鱼腹而救之。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施果感五不死”的解释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波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一置X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施果感五不死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