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五尊?十五尊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五尊”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五尊”的解释

  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即:(一)观身如佛形,此乃先以全身为佛身,即理法身。(二)根本命金刚,发心最初金刚萨埵之身,为智法身,摄五佛。(三)释轮以为座,以帝释天所住之忉利天为座,此为曼荼罗坛。(四)多罗为二目,以观音之眷属多罗为二目。(五)毗俱胝为耳,毗俱胝亦为观音眷属,与多罗摄羯磨部四菩萨。(六)吉祥为口舌,文殊以大智转法轮,又为莲华部说法门以利菩萨故,以之为口舌。(七)喜戏为鼻端,举八供养中初之金刚嬉戏菩萨而摄八供养菩萨。(八)、(九)金刚观自在,以成两手臂,指以金刚部之金刚业为左臂,莲华部观自在为右臂,即此二尊摄金、莲二部诸尊。(十)、(十一)三世不动尊,以为两膝脚,即以降三世为右脚,不动为左脚,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十二)心为遍照尊,胸上为大日如来,即以大日如来为五佛心。(十三)脐成虚空眼,脐为身之中心,以表法界之中心,虚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诸佛能生之德,故为脐轮。此尊摄外金刚部二十天。(十四)虚空宝为冠,虚空宝乃宝部之金刚宝菩萨,即虚空藏;宝部表灌顶之德,故为顶。(十五)相好金刚日,金刚日菩萨相好,摄四波罗蜜菩萨。  真言行者以此十五尊而成一身,而此十五尊统摄金、胎两部之诸尊。上记所述乃摄金刚界三十七尊。[瑜只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瑜只经疏卷下]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五尊”的解释

  (名数)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为命世之金刚萨埵,于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刚界大曼荼罗三十七尊。此曼荼罗为释轮,轮者方坛也,名为大因陀罗,是地地之名也。行者当住于坚胜金刚座妙高山王顶大因陀罗轮坛上,明为斫羯罗。第三第四两尊之多罗为二目。第五毗俱胝为耳。此二尊,是观音之眷属也。下文谓多罗毗俱胝,并是羯磨部。于此摄羯磨部四菩萨,此金刚界在西向东,故以西方二尊为耳目,能以此身作事业,故属于羯磨部。明为多罗,斫刍,必哩俱胝。第六吉祥为口舌,是文殊也,又为莲华部之利菩萨。行者在东向西,故又以西方尊为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为行者口舌而作转法轮。此摄贤劫十六尊等,明谓为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戏为鼻端,是金刚喜戏菩萨也。举初之一而摄八供养菩萨,故下文谓喜戏名供养,明为缚曰罗啰底。第八金刚,第九观自在,以此二菩萨为两手臂。于此二菩萨摄金刚莲华部八菩萨,故下文云右臂观音部,左臂金刚业。右者慧,故为莲华开觉;左者定,故为金刚降伏。明为缬唎(观音),吽(金刚)。第十三世,第十一不动尊,以此二明王为两膝脚。于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故下文云三世不动尊,即名四摄智。右观不动,左观降三世,即菩提心调伏降魔之四摄也。于此使者众摄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诸执金刚神等,明为悉但隶路枳也(三世),左摧吽(不动)。第十二心为遍照尊。虽于五部佛中随得何佛,然必以大日为五佛心,明为鍐。第十三脐为虚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萨能摄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谓虚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诸佛,故为行者之脐,明云欠室利。第十四虚空宝为冠,于此虚空藏菩萨摄宝部之四摄菩萨,故下文谓顶上摩尼属。五轮持身时,顶为空轮,故为虚空宝。大日经谓诸菩萨欠字安顶上者,即此义也。明为阿迦舍么隶。第十五相好为金刚日,此宝部金刚光菩萨,是一切如来自性之光明,故为行者之相好。下文谓金刚光彼岸,于此摄四摄四波罗蜜菩萨,是如来四八之相好,能遍摄法界之相好,明云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为一佛身。如世月团圆,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摄五部三部三十七尊,互为同体,更无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于瑜只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同疏。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五尊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