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寿量四土偈?寿量四土偈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寿量四土偈”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寿量四土偈”的解释

  法华经寿量品(大九·四三下):“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为法界道场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故又称寿量四土偈。法华经文句卷九下释之谓,“常在灵鹫山”是实报土,为三世常住之净土,故称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为证实相之理所得之果报,故称为实报,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住处。又“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所谓常寂光土,指实相之理(三谛之理)。其中,常为常住之义,故为中谛;寂为空之义,故为空谛;光为照三千诸法之义,故为假谛。此常寂光之理,即为自他受用报身所证,即所住所在之处,故“常在”二字得以显之。其次“余诸住处”一词中有方便、同居二土;总为四土,故称四土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寿量四土偈”的解释

  (术语)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鹫山,是实报土,为三世常住之净土,故谓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为实报。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已上之菩萨住处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谓常寂光土者,实相之理,即三谛之理也,盖常者常住之理,故为中谛,寂者空之义,即为空谛,光者照三千诸法之义,即为假谛。此常寂光之理,即为自他受用报身所证,即所住所在之处,故常在二字得以显之也。其次余诸住处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称之为四土偈。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寿量四土偈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