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四兵?四兵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四兵”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兵”的解释

  梵语catur-an%ga-bala  或catur-an%gin,  catur-an%gin!i^,巴利语  catur-an%gini^。又作四军、四部兵、四兵众(梵catur  -an%ga-bala^h!ka^ya^h!  )。为印度古代战场上之四种军兵。依据摩诃僧祇律卷十八所举,即:  (一)象军(梵hasti  -ka^ya  ,巴hatthi-ka^ya  ),又作象兵,即每四人组成一队,共护象足。(二)马军(梵as/va  -ka^ya  ,巴assa-ka^ya  ),又作马兵,每八人组成一队,共护马足。(三)车军(梵ratha  -ka^ya  ,巴同),又作车兵,每十六人组成一队,共护军车。(四)步军(梵patti  -ka^ya  ,巴同),又作步兵,每三十二人组成一队,执持兵杖。

  于诸经典中所常见“转轮王”之记载,多谓转轮王具足七宝,其中之一即指此“主兵宝”。于转轮王之世,必有四部之兵随之征讨东南西北四方,军力所至,悉皆归伏,可见四兵威力之强盛。密教所供奉之忿怒尊中,形像多为身披甲胄,手持刀杖,足踏鬼形,呈现阵战临敌而降伏之状;考其源流,应与印度古代四兵之制及四兵形象有密切之关系。

  于大唐西域记所载犍陀罗国之制度,其中详细叙述该国军队组织、兵士临战御敌之情形,可知于玄奘西游之时,印度尚保存此一兵制。此外,我国自古雅俗之间所共同风行之象棋游戏,即是传自印度四兵之制,其后又传至日本。此一包含象、马、车、步(兵)四军之特殊棋戏亦曾自印度传入波斯、欧洲等诸国,成为普及全世界各阶层的共通文化之一。[中阿含卷十三乌鸟喻经、长阿含卷四游行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七、大唐西域记卷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兵”的解释

  (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四兵”的解释

  [出长阿含经]  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即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也。一象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象也。二马兵谓转轮王游之时。其军士皆乘马也。三车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乘车也。四步兵谓转轮王出游之时。其军士皆带甲胄。随从步行也。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四兵”的解释

西域记二卷七页云:君王奕世,唯剎帝利篡弒时起,异姓称尊。国之战士,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术。居则宫庐周卫,征则奋旅前锋。凡有四兵,步马车象。象则被以坚甲,牙施利距;一将安乘,授其节度;两卒左右,为之驾驭。车乃驾以驷马,兵帅居其乘,列卒周卫,扶轮挟毂。马军散御,逐北奔命。步军轻捍,敢勇充选,负大橹,执长戟,或持刀剑,前奋行阵。凡诸戎器,莫不锋锐。所谓矛楯、弓矢、刀剑、钺斧、戈殳、长槊、轮索之属,皆世习矣。 - 朱芾煌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四兵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