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法苑珠林] 一先苦后乐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于宿世不行布施。不修福德恒什贫贱。即便忏悔。改往所作。修于善行。后生人中。多饶财宝。无所缺乏。是名先苦后乐。二先乐后苦谓或有人。先生宝贵之家。衣食充足。受诸快乐。然心怀邪见。不能布施修福。多造恶业。后生地狱。受种种苦。若生人中。贫穷丑陋。无有衣食。是名先乐后苦。三先苦后苦谓或有人。先生贫贱家。衣食不充。受诸逼迫。复怀邪见。习诸恶法。后堕地狱。受种种苦。若生 - 明·一如等 撰
由先后言之,又分为四人果报。
一、先苦后乐 谓或有人,先生卑贱家,衣食不充,受诸困苦。然心无邪见,自念我于宿世,不行布施,不修福德,恒值贫贱。即便忏悔,改往所作,修于善行。后生人中,多饶财宝,无所缺乏,是名先苦后乐。
二、先乐后苦 谓或有人,先生富贵之家,衣食充足,受诸快乐。然心怀邪见,不能布施修福,多造恶业,后生地狱,受种种苦。若生人中,贫穷、丑陋,无有衣食,是名先乐后苦。
三、先苦后苦 谓或有人,先生贫贱之家,衣食不充,受诸逼迫。复怀邪见,习诸恶法,后堕地狱,受种种苦。若生人中,又极贫贱,衣食不充,是名先苦后苦。
四、先乐后乐 谓或有人,先生富贵家,多诸财宝,受诸快乐。后能敬重三宝,布施修福,后生人天中,恒受富贵,多饶财宝,称意自在,是名先乐后乐。 - 明·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