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四障?四障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四障”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一)梵语caturtha-a^varan!a。又作四惑障、四人有障。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之梵文,四种障碍之梵语为  dharma-pratigha(违背法)、a^tma-dars/ana(我见)、sam!sa^ra-duh!kha-bhi^rutva(怖畏生死之苦)、sattva-artham!  nirapeks!ata^(无关心于有情之利益)。据佛性论卷二载,一阐提、外道、声闻、缘觉等四种人,各有障碍,而不能证菩提。即:(一)阐提不信障,又作谤大乘法一阐提障、阐提障。谓一阐提之人不信善恶因果,诽谤四谛、三宝。(二)外道着我障,又作横计身中有我诸外道障、外道障。谓外道凡夫起我见之执,妄计有实我。(三)声闻畏苦障,又作怖畏世间诸苦声闻人障、声闻障。谓声闻厌畏世间生死之苦,唯乐求速入涅槃。(四)缘觉舍心障,又作独觉舍悲障、背舍利益一切众生舍大悲心辟支佛障、缘觉障。谓缘觉舍大悲、利他之心,而独入无余涅槃。故知一阐提、外道、声闻、缘觉分别受上述四障覆蔽,而不见如来之法性,故不能证入无上菩提;而菩萨若断除四障,则可成就常、乐、我、净四德。[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

  (二)指障蔽正道之四障。据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十一所举,即:(一)惑障,谓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惑,使根性昏钝而障蔽正道。(二)业障,谓众生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三)报障,谓众生由烦恼惑业为因,而招感地狱、畜生,饿鬼诸趣之果报,不能闻正道。(四)见障,谓众生因不闻正法,起诸邪见而随逐魔事,失菩提心。[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

  (三)指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所载,使大乘心散乱之四障。即:(一)乘障,堕小乘心,而无法于大乘中,心不散乱。(二)教化众生障,谓辟支佛唯执着于自身三昧乐行,此乃成为教化众生之障。(三)聚集佛法满足功德障,谓厌足于求佛法,而使聚集佛法满足功德之心散乱。(四)毕竟聚集一切佛法障,谓不能如所闻法广为他人宣说,并正念观察,故无法以正觉知毕竟聚集一切佛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名数)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论二曰:“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四种怨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见生死条。[囗@又]一惑障,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思惑也,能障蔽正道。二业障,身口意所造之恶业也,能障蔽正道。三报障,三恶趣之苦报也,能障蔽正道。四见障,诸邪见也,能障蔽正道。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出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一惑障谓诸众生由贪欲嗔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钝。障蔽正道。是名惑障。二业障谓诸众生由贪嗔痴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三报障报即果报。谓诸众生。由烦恼惑业为因。而感地狱畜生饿鬼诸众生。由不闻正法。起诸邪见。随逐魔事。失菩提心。是名见障。(梵语菩提。华言道。)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曰四障
  一、惑障  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思惑,能障蔽正道也。
  二、业障  身、口、意所造之恶业,能障蔽正道也。
  三、报障  三恶趣之苦报,能障蔽正道也。
  四、见障  诸邪见,能障蔽正道也。 - 明·杨卓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四障”的解释

惑障、业障、报障、见障。

  惑障就是贪瞋痴慢等之思惑;

  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的恶业;

  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的苦报;

  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四障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