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阴?五阴是什么意思?

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阴”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见蕴条。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见五蕴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术语)见五蕴条。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 陈义孝编

【法界次第初门】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一色阴  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

二受阴  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

三想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

四行阴  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

五识阴  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若诸论师多云。识在二心之前。诸大乘经中。明识最居后。今依经为次料简 - 隋·智顗 撰

【法门名义集】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色受想行识。此五阴共成众生也。何以色阴。形碍为色。领纳为受。假名为想。起作名行。了别为识。何谓为阴者。阴盖积聚。以成众生 - 唐·李师政 撰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即五蕴之旧译,参阅“五蕴”条。 - 于凌波居士著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五阴”的解释

另译作「五蕴」,包括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阴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