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于湖南长沙宁乡县西。为衡山山脉之分支、沩水之发源地。又称大沩山。山多平地,水道便利,
故古来出家人每多耕作于此,而有“罗汉田”之称。唐僧灵祐居于此,世称“沩山禅师”。大中年顷,裴休上奏为建密印寺。另有同庆寺、花果园、观音堂、莲花庵等名胜。[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一二○二、第一二一○]
(二)位于湖南东部醴陵县东。又称小沩山。山上有小沩山寺,为唐代大缘禅师所建。
(三)即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参阅“沩山灵祐”6109)
(人名)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佑,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出家。在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年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海禅师,究明心法。往沩山构梵宇。值武宗毁释,裹头隐于民。大中初,裴休请师还沩山。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会殊盛。敷扬宗教四十余年。大中七年寂,寿八十三。敕谥大圆禅师。师嗣百丈海。海嗣马祖一。见传灯录九,会元八,稽古略三。
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福州长溪人,参百丈怀海禅师,究明心法,值武宗毁佛,裹头隐藏于民间,大中初,还为山,宏法四十余年寂,寿八十三。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