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旧华严经卷五十九所载大海底下之广大吸水石;以此石广大如山,故又称沃焦山。其下为阿鼻地狱之火气所炙,故此石经常焦热。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大一五·六九八中):“如阿耨大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分为八河,及阎浮提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刚轮故,大海不减。”
又有沃焦石之海,称为沃焦海,乃众生受苦之处。此外,佛典中亦常以“沃焦”一词比喻凡夫之欲情无穷无尽,犹如此石之焦热难耐,苦不堪言;准此,释迦牟尼又称为“度沃焦”,盖谓举世之中,独有佛为超度此苦之人。[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贤愚因缘经卷四、法华文句记卷九下]
(杂名)在大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无间地狱之火气,故此石常焦热云。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车轴计。”贤愚因缘经四曰:“海何以故?注入不增不减。下阿鼻火上冲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注入故,以故不减。”文句记九下曰:“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文句私记九本曰:“兼名苑曰:东海有焦石,一名沃焦。方圆三万里,水沃之,则消尽。”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曰:“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为八河,及阎浮提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刚轮故大海不灭。”又以譬凡夫之欲情无穷极,佛独超度之,故释迦牟尼,一翻度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