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大字义?五大字义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大字义”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大字义”的解释

  密教以“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五句,次第阐说地、水、火、风、空五大之深义。即:(一)我觉本不生,为豙(a)字,地大之义。即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黄、赤、白、方、圆、长、短及过去、现在、未来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诸法本不生之义。(二)出过语言道,为釯(va)字,水大之义。即一切诸法言说不可得之意。以诸法既为本有,则不可言生灭、一异、断常,出离八违戏论,断绝四句百非之言论,是为诸法言说不可得之实义。其出离戏论之言说者,乃水能洗濯物之德。(三)诸过得解脱,为高(ra)字,火大之义。即一切诸法尘垢不可得之意。诸法系以六大为体性,其体妙净,本无尘垢,但由迷情,故有不净,是为诸法尘垢不可得之实义。其能焚烧尘垢者,乃火大之德。(四)远离于因缘,为嵔(ha)字,风大之义。即一切诸法因业不可得之意。以诸法既为不生,则本来实有,无今始生者,故无因业,是为诸法因业不可得之实义。乃风大能破坏物之德。(五)知空等虚空,为傡(kha)字,空大之义。即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为空大之德。

  以上明五字之观,观其不可得者,依秘藏记卷末之说,是遣迷之义,观其圆明,方为至极之义。[大日经卷二入真言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大字义”的解释

  (术语)大日经二入真言品偈曰:“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道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此五句如其次第说五大之深义者也。其先本不生为&DF-8740;字,地大之义,本不生不可得之意。吾心非青黄赤白方圆长短过去现在未来等,推求之此心既不可得,是诸法本不生之义也,二、出过语言道为&DF-876C;字,水大之义,一切诸法言说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本有,则不可言生,亦不可言灭,不可言一,亦不可言异,乃至不可言断,亦不可言常,离八违戏论,绝四句百非之言论,是为诸法言说不可得之实义,其出离戏论之言说者,水能洗濯物之德也。三、远离于因缘为&DF-876A;字,火大之义,一切诸法尘垢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之体性为六大,其体本为妙净,何有尘垢,但其不净者,迷情耳。是为诸法尘垢不可得之实义。其能焚烧尘垢者,火大之德也。四、诸道得解脱为&DF-8770;字。风大之义,一切诸法因业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以诸法既为不生,则诸法为本来实有,无今始生者,故无因业。是为诸法因业不可得之实义,风大能破坏物之德也。五、知空等虚空为&DF-8751;字,空大之义,而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之意也。其故亦以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其为空与虚空等。是不存一物,空大之德也。然明五字之观,有遮情表德之二义。如上所解,观其所不可得者。为其遮情。是方便也。若由表德之实义,则于此不可得之心,圆明而无一点之尘翳,又观诸法万德,圆融具足也。余准之而可知。秘藏记末曰:“于五字观观不可得,其意如何?是遗迷之义,非至极义,观圆明是至极义。”十缘生观亦然。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大字义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