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乐?五乐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乐”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一)指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即:(一)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烦恼,若出家办道,则永断苦痛。(二)远离乐,即初禅之乐。谓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三)寂静乐,即二禅之乐。谓二禅离初禅之觉观散动之禅定,以心寂静而发胜定之乐。(四)菩提乐,谓菩萨成无漏菩提果,自受其乐,然因慈心之故,复以此乐转施众生。(五)涅槃乐,谓菩萨息化归真,入无余涅槃,得最寂静。[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

  (二)指眼、耳、鼻、舌、身等五种官能对应于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之欲乐。(参阅“五欲”114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杂语)五欲之快乐也。群疑论探要记七曰:“五情快乐名为五乐,谓凡愚人贪染五境深生乐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名数)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此苦也。二远离乐,为色界初禅天之乐。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生禅定之喜乐也。三寂静乐,为二禅天之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发深妙之乐也。四菩提乐,成无上道,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也。五涅槃乐,离生死之苦,入于无余涅槃,究竟寂灭之乐也。见华严大疏钞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出家乐是世人有许多的惑业烦恼,如果出家修道证果,便能永断这种痛苦;远离乐是色界初禅天的乐,初禅能远离欲界的爱染烦恼,而生禅定的喜乐;寂静乐是二禅天的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而发深妙的喜乐;菩提乐就是成就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何等五乐?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苦对治乐。四者、受断乐。五者、无恼害乐。言因乐者,谓二乐品诸根境界,若此为因顺乐受触,若诸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为因乐。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言受乐者,谓待苦息。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生;名为受乐。略说此乐,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无漏乐者,学无学乐。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又此一切三界系乐,随其所应,六处别故;有其六种。谓眼触所生,乃至意触所生。如是六种,复摄为二。一者、身乐。二者、心乐。五识相应,名为身乐。意识相应,名为心乐。言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由能对治息除寒热饥渴等苦,卽于如是苦息灭时,生起乐觉;是则名为苦对治乐。灭想受定,名受断乐。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此中因乐,是乐因故;说名为乐。非自性故。此中受乐,乐自性故;说名为乐。非乐因故。苦对治乐;息众苦故,遣众苦故;说名为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其受断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种种苦故,说名为乐;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无恼害乐所摄最后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麁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诸余所有无恼害乐,于最后乐,能随顺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当知亦名无恼害乐。 - 朱芾煌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五乐”的解释

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

  出家乐——是世人有许多的惑业烦恼,如果出家修道证果,便能永断这种痛苦;

  远离乐——是色界初禅天的乐,初禅能远离欲界的爱染烦恼,而生禅定的喜乐;

  寂静乐——是二禅天的乐,二禅离初禅寻伺之散动,澄心寂静而发深妙的喜乐;

  菩提乐——是成就无上妙道,於法界得自在的法乐;

  涅槃乐——即离生死的痛苦,而入於无余涅槃,获得究竟寂灭之乐。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乐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