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无生智?无生智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无生智”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梵语anutpa^dajn~a^na,巴利语anuppa^da-n~n~a^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无生智云何?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

  盖此智于无学位圆满完成,获得“尽智”后,更以一切之圣道为因,圆满无学果,故为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正智,此唯利根之圣者能成就。除欲界及有顶地之外,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间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为依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广乘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辩中边论辩无上乘品、异部宗轮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品类足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二](参阅“二智”215、“十智”47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术语)声闻果十智之第十。阿罗汉之最极智也,已断三界之烦恼,证知我身更不受生于三界,阿罗汉果之智也。[囗@又]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1.阿罗汉果的智。2.菩萨证悟无生真理的智慧。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无生智者:谓由果断所得智,或缘果不生为境。所以者何?由有无生故所得智,名无生智。或缘无生为境,名无生智。此义意言:由有当来一切苦果毕竟不生法性故,而得此智。虽缘余谛为境;亦名无生智。或缘苦谛无生为境,故名无生智
二解  俱舍论二十六卷三页云:云何无生智?谓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广说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由此所有,广说乃至是名无生智
三解  入阿毗达磨论下四页云:有无漏智,作是思惟: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无生行相转;名无生智
四解  如尽智中说。
五解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十、无生智。谓苦已知,不复当知;集已断,不复当断;灭已证,不复当证;道已修,不复当修;或缘无生境,或为无生,若智若见。余如前说。
六解  集异门论三卷四页云:无生智云何?答: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又云:如实知所尽三漏,不复当生,是无生智。又云:若如实知所尽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不复当起;是名无生智
七解  品类足论一卷六页云:无生智云何?谓自遍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由此而起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皆名无生智。 - 朱芾煌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即「不再被出生之智;解脱(生死轮回)之智」。 - 庄春江居士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无生智”的解释

阿罗汉果之智,菩萨证悟无生理的智慧。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无生智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