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座部所立九心轮之一。有,意即有情众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众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转而直接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分,为因之义。有分识,即指成为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识;此识周遍三界,相续不断而恒常存在,故为三界众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早在部派佛教时代,上座部与分别论者等,皆称此识为有分识,至大乘思想兴起后,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法之根本原因,遂根据上述上座部之说,而以有分识为阿赖耶识之异称。[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
成唯识论三卷十四页云: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 - 朱芾煌
有指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分是因义。作为三界中生死轮回之因的心识,称有分识。这是部派佛教上座部所指的轮回主体,唯识宗则视之为相当于第八阿赖耶识,窥基据此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提出“九心轮”的主张,这九心是有分心、转向心、见心、受持心、分别心、令起心、速行心、果报心,最后复回归到有分心。有分识可以通达生死,这和外道的“神我”有类似之处。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