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astiva-nis/rita,巴利语atthita^。指执着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解,如认为吾人固定不变,我体常存;又如主张“人常为人,畜生常为畜生,贫富恒常不变动”等说法,皆属有见。法华玄赞卷四本(大三四·七二五中):“若有者,执我后身为有,常见也;若无者,执我后身为无,断见也。”[杂阿含经卷二、中阿含经卷二十六、法华经方便品、大智度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二○○、法华经义疏卷四]
(二)梵语sanidars/ana。为“无见”之对称。见,为眼观照根色之义;以色眼有“见”,故称有见。[俱舍论卷二](参阅“常见”4526)
(术语)执着于有之邪见。又云常见。智度论七曰:“有二种见:有见无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空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法华经义疏四曰:“智度论云:爱多者着有故起有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又云:四见多者着有,邪见多者着无也。”法华玄赞四曰:“若有者执我后身为有,常见也。若无者执我后身为无,断见也。”[囗@又]就十八界而分别有见无见。唯色界之一为有见,他皆无见也。显色形色二者,由在彼在此之差别不同,而能示现彼此之言说,言说名见,有彼之言说,故名有见。又见者眼观照根色,故名为见,色眼有见,故名有见。见俱舍论二。梵Sanidar&sdotabv;ana&mdotabv;。
执着实有的邪见。 - 陈义孝编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有见?答:眼所行义。一蕴一分是有见。
二解 显扬五卷十五页云:问:何义,几种,是有见?答:眼所行义故。一少分是有见。
三解 杂集论三卷六页云:云何有见?几是有见?为何义故,观有见耶?谓眼所行境,是有见义。余差别如有色说。谓如前说色自性等,乃至示现,说名有色;如是有见自性等,乃至示现,说名有见。一切皆是有见。或随所应。一切是有见者:谓相属有见等。所以者何?诸无色法,与有见色相属故;亦名有见。为舍执着眼境我故:观察有见。
四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有见?谓于我及世间,起常恒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是名有见。
五解 集异门论一卷十一页云:有见云何?答:若谓我世间常,由此发起忍乐观见;是谓有见。 - 朱芾煌
实有、常恒的见解。 - 庄春江居士编